当低温储存罐发生泄漏事故时,应采取哪些紧急应对措施和安全救援方案?
2025-09-16 来自: 河南省泓阳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1
当低温储存罐发生泄漏事故时,应采取以下紧急应对措施和安全救援方案:
一、紧急应对措施
立即报警与通知
一旦发现低温储罐泄漏,应立即向上级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报告,并拨打119报警。
同时,通知储罐区域周边的单位和人员,提醒他们采取紧急避险措施。
切断气源与电源
迅速关闭泄漏储罐的阀门,切断气源,防止泄漏范围扩大。
如果泄漏的是液氧等氧化性介质,应立即切断泄漏区域内的电源,防止引发火灾或爆炸。
设立警戒区域
根据泄漏介质的性质、泄漏量和现场风向,迅速设立警戒区域,禁止无关人员进入。
警戒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,并安排专人值守。
疏散与隔离
立即疏散泄漏区域内的所有人员,引导他们到安全地点集合。
对泄漏介质进行隔离,防止其扩散到周边区域。
控制泄漏源
穿戴好防护装备(如防毒面具、防冻服等),进入泄漏区域进行初步处置。
根据泄漏情况,采取堵漏、倒罐等措施,控制泄漏源。
二、安全救援方案
救援队伍参与
等待救援队伍(如消防队、抢险队等)到达现场。
与救援队伍紧密配合,提供泄漏介质的性质、泄漏量、现场风向等关键信息。
现场监测与评估
使用设备对泄漏介质进行监测,评估其对环境和人员的影响。
根据监测结果,调整警戒区域的范围和疏散路线。
实施救援行动
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救援队伍进入泄漏区域进行救援。
根据泄漏介质的性质,采取合适的救援措施,如使用喷雾水枪驱散泄漏介质、使用防爆通风设备降低泄漏介质浓度等。
人员救治与疏散
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,并联系医院转运重伤员。
继续疏散泄漏区域周边的人员,确保他们的安全。
事故调查与处理
在事故得到控制后,组织人员进行事故调查,查明事故原因。
根据事故调查结果,制定防范措施,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。
三、注意事项
个人防护
进入泄漏区域的人员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,如防毒面具、防冻服、安全帽、防护手套等。
在救援过程中,要时刻注意个人防护装备的状态,确保其完好有效。
安全距离
在救援过程中,要保持与泄漏源的安全距离,防止受到泄漏介质的伤害。
使用设备对泄漏介质进行监测,评估其对人员和环境的影响。
统一指挥
救援行动须统一指挥,确保救援队伍之间的协调配合。
在救援过程中,要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救援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。
环境保护
在救援过程中,要采取措施防止泄漏介质对环境的污染。
对泄漏介质进行收集和处理,防止其扩散到周边区域。
通过以上紧急应对措施和安全救援方案的实施,可以有效地控制低温储罐泄漏事故的发展态势,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,保护环境和公共安全。